在我國,由于對舞臺設備的極大需求,奠定了舞臺演出設備具有空間發展的潛力。具說在2011年中國文化市場的潛在需求已達到8090億元,演藝、舞臺演出器材市場潛力巨大,說明未來這塊市場發展不是很樂觀的。
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與廣州亞運會場館的建設、老場館設備更新,以及全國每年數以萬計的各類演出,使中國的演藝市場迅猛發展,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國外企業紛紛瞄準中國市場。目前我國演藝設備行業企業總數為5588家,其中專業燈光、音響、舞臺機械行業內企業總計4558家,屬于相關領域和業務的企業約1030家。根據最近一次的國家經濟普查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演藝設備企業總數較之上一次行業普查結果增長28.3%,核心業務(專業燈光、專業音響、舞臺機械)企業數增長16.8%。行業總資產達到546.97億元,主營收入達到787.26億元。總體來說,演藝設備行業主營收入規模要大于總資產規模,說明這個行業資金投入較少,周轉較快,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通過對全國總資產排名前十位的企業的總資產與主營收入的對比認為,演藝設備行業產業集中度呈現繼續分散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工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影視設備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舞臺設備的行業現狀、產業競爭格局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舞臺設備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成都舞臺設備租賃行業的發展軌跡對影視設備未來的發展趨勢作了審慎的判斷,為舞臺設備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近年來,我國演藝設備行業資產與主營收入規模增長較快,但企業數量和人員數量增長較慢;企業所有制結構以民營經濟為主,人力資源結構分化明顯;舞臺機械產業集中度較高,專業音響和燈光產業集中度較低;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其他類型企業分布較廣;系統集成與研發設計企業盈利能力強,低端組裝環節盈利能力弱;部分產品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大部分產品仍有相當差距。當前演藝設備行業應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和培育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演出設備企業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的綜合實力。根據政府倡導、市場需要和行業企業訴求統籌規劃發展,引領全行業在質的方面有所提高,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
不過,舞臺設備市場未來發展是不容質疑的。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須改進。讓其更能滿足市場需求。